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选课指导分册
制定:陈浩 审核:罗靖 批准:宋霄罡
一、专业编号、名称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研究、设计、开发、维护软、硬件及其应用系统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即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系统分析与开发能力,及工程创新能力,成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卓越工程师班致力于培养具有卓越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将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特别注重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同时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领域脱颖而出,成为引领行业进步的核心力量,具备成为拔尖、领军人才的潜力。
卓越工程师班具体培养目标:
本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的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经过自身学习和行业锻炼,能达到下列目标:
①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恪守职业道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能够履行并承担计算机领域对工程技术人员要求,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②卓越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丰富的实际工程项目经验,能够独立或作为团队核心成员承担复杂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实施任务;
③先进的专业知识: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最新前沿技术,能够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践;
④强大的创新能力: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工程环境中提出和实施创新性解决方案;
⑤优秀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具备在多学科背景下有效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领导作用,并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
⑥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不断拓展和更新专业知识,自觉遵守行业标准和法规;
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恪守工程职业道德,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为西部地区、国内和国际社会做出贡献;
⑧与行业接轨的实践能力:通过与知名企业的深度合作,使学生获得高质量的实习和工程实践机会,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工程技能和专业素养;
⑨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具备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工程项目,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计算、工程基础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
指标点1-1: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和专业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表述和建模之中;
指标点1-2:能够将工程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用于复杂工程问题模型的推理、求解和优化之中;
指标点1-3:能够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专业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第一性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综合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2-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与判断,并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分解;
指标点2-2:针对分解后的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正确表达并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
指标点2-3:能够通过文献研究,对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和表达,并能分析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和设计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体现创新性,并从健康与安全、全生命周期成本与净零碳要求、法律与伦理、社会与文化等角度考虑可行性。
指标点3-1:能设计(开发)满足计算机工程特定需求的计算机软硬件及其应用系统或单元(部件),并能验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指标点3-2:掌握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开发方法,能够根据系统设计进行系统实现;
指标点3-3: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优化设计方案,并在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体现较强的创新意识。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指标点4-1: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前沿和趋势,熟悉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发展状况。
指标点4-2: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对计算机工程领域复杂问题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并进行实验;
指标点4-3: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5-1:针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掌握常用的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平台和工具,并能针对实际问题在工具选择和使用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
指标点5-2:能恰当使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仿真与开发工具,完成计算机工程项目的模拟和开发,分析和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5-3:能够开发测试和仿真工具,对计算机软硬件及其应用系统进行性能分析。
6.工程与可持续发展。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分析和评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实践对健康、安全、环境、法律以及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指标点6-1:熟悉计算机专业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具备工程规范能力及质量意识;
指标点6-2:能够识别、分析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潜在影响,以及在工程实践中需以考虑的多约束条件,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指标点6-3:熟悉计算机专业领域相关的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绿色计算技术的意义;
指标点6-4:能够针对具体的计算机工程实践,评价其资源利用效率、电磁辐射或废弃物处置方案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运用技术手段降低影响。
7. 伦理和职业规范。有工程报国、工程为民的意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理解和应用工程伦理,在工程实践中遵守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履行责任。
指标点7-1: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指标点7-2: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具有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指标点7-3:理解并遵守计算机工程相关的职业道德和规范,能够在计算机工程实践中承担质量、安全和服务等方面的社会责任。
8. 个人与团队。能够在多样化、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指标点8-1:能够理解多学科团队中每个角色的含义和作用,并承担个体的责任和发挥个体的专业优势;
指标点8-2: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具有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和组织的能力,能够在项目团队中承担成员及负责人的角色。
9. 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理解、尊重语言和文化差异。
指标点9-1: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倾听与理解用户需求和有效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能适应工作以及人际环境的变化;
指标点9-2:能够依照相关的行业规范和工程标准,进行计算机软硬件及其应用系统相关工程技术文档(如系统分析报告、设计报告和测试报告等)的撰写;
指标点9-3:了解计算机工程领域国际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具备国际视野,能够阅读和翻译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并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项目相关的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指标点10-1: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经济决策方法及项目管理原理,并将其应用于计算机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实施的管理之中;
指标点10-2:掌握常用项目管理工具的部署和使用方法,并能在项目管理中进行应用。
11.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理解广泛的技术变革对工程和社会的影响,适应新技术变革,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
指标点11-1:正确认识自主探索与学习的必要性,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指标点11-2:能够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不断学习,适应发展。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电路与电子技术、数据结构、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微机原理、计算方法、软件工程导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导论、编译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数据挖掘、企业实训1、企业实训2、工程数学、软件工具与环境、嵌入式系统、Python 与深度学习、数字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基础等课程。
五、专业方向、学制与学位
本专业不分专业方向。
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3~6年
所授学位类别:工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取得的最低学分:181分,其中包括:①必修课157个学分;②院级选修课15个学分;③校级选修课9个学分,其中学分类别要求按《校级选修课的有关规定》执行。
必修课中有11.5个学分为不计费学分,不收学费,但必须完成。包括思政课6个课外学分,劳动教育课外学时1个学分,创新学分2学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外实践和劳动教育两门课2.5个学分。
七、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① |
培养目标② |
培养目标③ |
培养目标④ |
培养目标⑤ |
毕业要求1 |
√ |
√ |
√ |
|
|
毕业要求2 |
√ |
√ |
√ |
|
|
毕业要求3 |
√ |
√ |
√ |
|
|
毕业要求4 |
√ |
√ |
√ |
|
|
毕业要求5 |
√ |
√ |
√ |
|
|
毕业要求6 |
√ |
√ |
√ |
|
√ |
毕业要求7 |
√ |
|
|
|
√ |
毕业要求8 |
√ |
|
|
√ |
|
毕业要求9 |
|
|
√ |
√ |
√ |
毕业要求10 |
|
√ |
√ |
|
|
毕业要求1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