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课指导分册
制定:陈浩 审核:罗靖 批准:宋霄罡
一、专业编号、名称
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研究、设计、开发、维护软、硬件及其应用系统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即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系统分析与开发能力及工程创新能力,能够应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通过毕业后的工程实践和继续深造等方式,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应具备担任IT行业技术架构设计师、技术骨干或IT项目管理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胜任复杂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任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具体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经过自身学习和行业锻炼,能达到下列目标:
①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恪守职业道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能够履行并承担计算机领域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②能够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掌握工程数理基本知识和计算机工程专业知识,具备工程创新能力,能够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进行应用,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③能够跟踪计算机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等制约因素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具有独立从事本领域工程项目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管理能力;
④具备在多学科背景下团队的合作意识及有效的表达、沟通和交流能力,并在团队或跨文化环境中作为技术骨干或主要负责人发挥有效作用,具备国际视野;
⑤具备终身学习和拓展知识的能力,自觉遵守计算机行业标准、工作规范和相关行业法规,并有为西部地区、国内和国际社会及民众服务的能力和意愿;
⑥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开创新业务的能力;
⑦通过与行业领先企业的合作,获得高质量的实习和实践机会,在真实环境中锻炼技能和提升专业素养。
三、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计算、工程基础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
指标点1-1: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和专业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表述和建模之中;
指标点1-2:能够将工程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用于复杂工程问题模型的推理、求解和优化之中;
指标点1-3:能够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专业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第一性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综合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2-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与判断,并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分解;
指标点2-2:针对分解后的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正确表达并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
指标点2-3:能够通过文献研究,对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和表达,并能分析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和设计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体现创新性,并从健康与安全、全生命周期成本与净零碳要求、法律与伦理、社会与文化等角度考虑可行性。
指标点3-1:能设计(开发)满足计算机工程特定需求的计算机软硬件及其应用系统或单元(部件),并能验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指标点3-2:掌握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开发方法,能够根据系统设计进行系统实现;
指标点3-3: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优化设计方案,并在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体现较强的创新意识。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指标点4-1: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前沿和趋势,熟悉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发展状况。
指标点4-2: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对计算机工程领域复杂问题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并进行实验;
指标点4-3: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5-1:针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掌握常用的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平台和工具,并能针对实际问题在工具选择和使用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
指标点5-2:能恰当使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仿真与开发工具,完成计算机工程项目的模拟和开发,分析和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5-3:能够开发测试和仿真工具,对计算机软硬件及其应用系统进行性能分析。
6.工程与可持续发展。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分析和评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实践对健康、安全、环境、法律以及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指标点6-1:熟悉计算机专业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具备工程规范能力及质量意识;
指标点6-2:能够识别、分析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潜在影响,以及在工程实践中需以考虑的多约束条件,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指标点6-3:熟悉计算机专业领域相关的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绿色计算技术的意义;
指标点6-4:能够针对具体的计算机工程实践,评价其资源利用效率、电磁辐射或废弃物处置方案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运用技术手段降低影响。
7. 伦理和职业规范。有工程报国、工程为民的意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理解和应用工程伦理,在工程实践中遵守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履行责任。
指标点7-1: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指标点7-2: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具有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指标点7-3:理解并遵守计算机工程相关的职业道德和规范,能够在计算机工程实践中承担质量、安全和服务等方面的社会责任。
8. 个人与团队。能够在多样化、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指标点8-1:能够理解多学科团队中每个角色的含义和作用,并承担个体的责任和发挥个体的专业优势;
指标点8-2: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具有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和组织的能力,能够在项目团队中承担成员及负责人的角色。
9. 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理解、尊重语言和文化差异。
指标点9-1: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倾听与理解用户需求和有效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能适应工作以及人际环境的变化;
指标点9-2:能够依照相关的行业规范和工程标准,进行计算机软硬件及其应用系统相关工程技术文档(如系统分析报告、设计报告和测试报告等)的撰写;
指标点9-3:了解计算机工程领域国际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具备国际视野,能够阅读和翻译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并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项目相关的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指标点10-1: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经济决策方法及项目管理原理,并将其应用于计算机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实施的管理之中;
指标点10-2:掌握常用项目管理工具的部署和使用方法,并能在项目管理中进行应用。
11.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理解广泛的技术变革对工程和社会的影响,适应新技术变革,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
指标点11-1:正确认识自主探索与学习的必要性,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指标点11-2:能够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不断学习,适应发展。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干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电路与电子技术、数据结构、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微机原理、计算方法、软件工程导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导论、编译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数据挖掘、软件工具与环境、嵌入式系统、Python 与深度学习、数字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基础等课程。
五、专业方向、学制与学位
本专业不分专业方向。
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3~6年
所授学位类别:工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取得的最低学分:179分,其中包括:①必修课155个学分;②院级选修课15个学分;③校级选修课9个学分,其中学分类别要求按《校级选修课的有关规定》执行。
必修课中有11.5个学分为不计费学分,不收学费,但必须完成。包括思政课6个课外学分,劳动教育课外学时1个学分,创新学分2学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外实践和劳动教育两门课2.5个学分。
七、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① |
培养目标② |
培养目标③ |
培养目标④ |
培养目标⑤ |
毕业要求1 |
√ |
√ |
√ |
|
|
毕业要求2 |
√ |
√ |
√ |
|
|
毕业要求3 |
√ |
√ |
√ |
|
|
毕业要求4 |
√ |
√ |
√ |
|
|
毕业要求5 |
√ |
√ |
√ |
|
|
毕业要求6 |
√ |
√ |
√ |
|
√ |
毕业要求7 |
√ |
|
|
|
√ |
毕业要求8 |
√ |
|
|
√ |
|
毕业要求9 |
|
|
√ |
√ |
√ |
毕业要求10 |
|
√ |
√ |
|
|
毕业要求11 |
|
√ |
√ |
|
√ |